这意味着,如果按照“小口径”(不包括财政补助)测算,全国当期结余将出现严重的“收不抵支”,而且随着时间推移,这一“缺口”将不断扩大。
但问题是,通过科技手段收集来的数据,能像传统的问卷调查一样,淡化甚至完全抹去用户的个人信息吗?换言之,大数据时代,我们怎么去确定,这些企业搜集信息的过程中,不会精准定位到个人呢?
《第七届“好记者讲好故事” 投票入口》近年来,性侵儿童问题被重视。2016年,浙江慈溪市检察院出台政策,公开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者信息。2017年8月,上海闵行区检察院启动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限制从业机制。
相关报道




